• Facebook
  • Youtube
  • Instagram
  • 投稿專區
  • 金門新聞
  • 浯享金門
    • 金門旅遊
    • 金門好吃
    • 金門住宿
  • 金門攻略
    • 美食
    • 景點
    • 住宿
    • 交通資訊
    • 遊程推薦
  • 金門影音
    • 名城綜合台
    • 名城TV
    • 金門旅遊日記
  • 聯絡我們
    • 品牌故事
    • 聯絡我們
  • 金門新聞
  • 浯享金門
    • 金門旅遊
    • 金門好吃
    • 金門住宿
  • 金門攻略
    • 美食
    • 景點
    • 住宿
    • 交通資訊
    • 遊程推薦
  • 金門影音
    • 名城綜合台
    • 名城TV
    • 金門旅遊日記
  • 聯絡我們
    • 品牌故事
    • 聯絡我們
Home » 生態
Tag:

生態

名城新聞金門新聞

金門拍攝到水獺影像就給5萬元獎勵金 即日起受理申請

by 建雄 葉 2024 年 3 月 28 日
written by 建雄 葉

記者葉建雄/綜合報導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自今年起推動「瀕危物種及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推動方案」,其中指定金門縣之瀕危物種保育類野生動物歐亞水獺為執行重點,將透過生態服務給付方式,鼓勵民眾關心生活周遭環境,採取友善環境的作為。金門縣政府建設處指出,本年度給付方案,共規劃為三大項目,包含以社區為對象之「巡護監測給付」、魚塭等經濟生產區域入侵之「自主通報給付」、以及通報水獺受傷或死亡之「水獺通報獎勵金」,其中社區巡護自即日起開放申請。

金門拍攝到水獺影像就給5萬元獎勵金 即日起受理申請

金門友善水獺生態服務給付啟動 即日起受理申請/圖金門縣政府提供

金門縣建設處黃儒新處長說明,自配合推動試辦方案起,社區踴躍參與成效顯著, 112年度共有20個社區申請巡守隊,透過紅外線自動相機架設,有16隊社區拍攝到水獺影像,並協助整理水域周邊環境,移除廢棄網具及垃圾,已有良好成效。建設處表示,不論有無水獺出沒,社區發展協會或在地民間團體皆可成立巡守隊,至於社區周遭風水池、溝渠等水獺可能出沒區域進行巡守,如有發現棄置網具垃圾、水域汙染等讓水獺環境品質降低情形,通報相關單位或協助處理,每月依執行比例核發5千元獎勵金;倘若於巡守範圍內,同意並配合縣府或委託團隊架設自動相機,有拍攝到水獺影像,將再發給社區5萬元獎勵金,每年以2次為限,每次影像拍攝時間至少相隔3個月。上限為20個社區或民間團體,若逾上限,將審核後擇定公布。

金門拍攝到水獺影像就給5萬元獎勵金 即日起受理申請

113年金門縣瀕危物種及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推動方案,即日起至4月22日止受理申請/圖金門縣政府提供

另民眾如有發現疑似水獺危害魚塭或養殖區域,在不危害水獺生存下,立即通報縣府,經縣府勘查確有水獺活動及受危害事證者,先發給3千元獎勵金,每場域每次以領取1次為限;而此區域於評估後,民眾願意配合架設相機監測且改採友善設施者,在3個月內以自動相機拍攝到水獺出現,再發給1萬元獎勵金,每年以領取1次為限。此外,為提倡民眾對保育類野生動物關注,倘民眾有發現傷病之水獺個體並通報縣府前往救援,且經查核確實非蓄意傷害及捕捉行為,每案核與5千元獎勵金;另如發現路殺或死亡之水獺,立即通報縣府,每案將核予優先通報者2千元之水獺死亡通報獎勵金。近年遊蕩犬貓的攻擊對於野生動物就造成不小的威脅,包括咬死咬傷野生動物、競爭野外棲息地、傳播疾病等等,本次為保育在地野生動物,特別增設一條件,凡領取本方案相關生態服務給付者,不得放養犬(貓)及餵養遊蕩犬(貓),經勸導後再發現仍未改善者,則撤銷當年度申請資格並返還已領取之獎勵金。

金門拍攝到水獺影像就給5萬元獎勵金 即日起受理申請

113年金門縣瀕危物種及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推動方說明/圖金門縣政府提供

建設處表示,歐亞水獺保育已推行多年,今年配合本方案擴大執行,共同宣導野生動物保育;另有意申請巡守獎勵之社區或團體,請檢附113年度金門水獺生態給付申請書並函文向縣府建設處農林科申請,申請期限至113年4月22日星期一下午17時截止,詳情可洽建設處農林科:082-321254,相關申請文件請於建設處網站(https://reurl.cc/M4pxmK〉下載。

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2024 年 3 月 28 日 0 留言
6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名城新聞金門新聞

金門農工養殖科水產料理課推出香辣魚醬罐頭

by 建雄 葉 2023 年 4 月 8 日
written by 建雄 葉

記者 葉建雄/綜合報導

金門農工水產養殖科,落實新課綱之精神,在「水產料理實務」課程中,帶領學生運用自行養殖之塘虱魚,料理出新實習產品-香辣魚醬罐頭。師生現場拌麵線品嚐並豎起拇指稱:真好吃!金門農工校長吳志衍表示,藉此讓學生體現從池塘到食堂,實踐新課綱的精神,作為學生多元學習技能呈現,將可能是農工實習產品的明日之星!

金門農工養殖科水產料理課推出香辣魚醬罐頭

金門農工養殖科水產料理課推出香辣魚醬罐頭/圖葉建雄攝

金門農工水產養殖科,以實務教學為主,強調「做中學、學中做」,培養專職專才。金門高職養殖科的學生們,不僅在課堂中學習理論知識,也強調實務中成長。師生團隊於養殖區投注大量心力,養殖觀賞魚類,以及塘虱魚(土虱)等,藉以增進實務技巧,而且土虱之養殖也是養殖科學生學習項目之一。過去由學生自行育成、繁殖長大的塘虱魚,也曾公開對外販售,此次則結合新課綱之精神,投入養殖後續的料理以及產品製作。

金門農工養殖科水產料理課推出香辣魚醬罐頭

半手動的真空包裝,產出的辣味魚醬罐頭,易於攜帶以及方便使用,成為學生新一項實習產品。/圖葉建雄攝

金門高職養殖科主任董倫如指出,養殖場設立的目的是希望讓學生能養成和提升具體實務的技巧。養殖科師生投入飼養土虱的歷史推估有超過三十年之久。而過去養殖科主要提供活魚或冷凍魚類,作為學習交流的伴手禮,攜帶較不方便。因此,結合新課綱精神,為延伸學生多元學習及食魚教育,推出罐頭產品,讓學生多一項技能。此次新產品辣味魚醬罐頭,攜帶輕巧,具特色,風味佳,是水產實習產品之一,也是養殖科的新伴手禮。

金門農工養殖科水產料理課推出香辣魚醬罐頭

回兆年、吳宗儒、唐賢翰等多位老師等帶領下,嘗試製作魚醬罐頭/圖葉建雄攝

金門農工養殖科學生,7日下午在科主任董倫如,以及回兆年、吳宗儒、唐賢翰等多位老師等帶領下,嘗試製作魚醬罐頭。學生將自行養殖的魚,經過處理後,加上特製的紅燒辣醬實際下鍋拌炒,再經由半手動的真空包裝,產出辣味魚醬罐頭,易於攜帶以及方便使用,成為學生新一項實習產品。師生現場拌麵線品嚐並豎起拇指稱:真好吃!而這也是繼漢方養生大補帖-藥膳塘虱魚、戰備蛋白質紅燒塘虱魚後第三種口味,不僅將成為農工特產,亦是全國養殖類科屬一屬二。

金門農工養殖科水產料理課推出香辣魚醬罐頭

學生將自行養殖的魚,經過處理後,加上特製的紅燒辣醬實際下鍋拌炒/圖葉建雄攝

金門農工校長吳志衍指出,學校養殖科向來以實務為主,學生投入漁類之育成及養殖。此次香辣魚醬罐頭製作,是將池塘到食堂的課程,融合在養殖科料理實務中,體現新課綱跨領域的精神,也成為養殖科特色產品之一。而金門農工除了有檸檬香茅茶、酸白菜等實習產品,罐頭也可能是未來農工實習之產品的明日之星。

金門農工養殖科水產料理課推出香辣魚醬罐頭

金門農工校長吳志衍指出,學校養殖科向來以實務為主,學生投入漁類之育成及養殖。/圖葉建雄攝

該實習產品是否將對外販售,董倫如也強調,由於考量工廠安全以及食品安全衛生規定,目前未對外販售,主要是透過這項實務課程,讓學生了解除了養魚之外,還能透過料理以及簡易的加工產製相關產品,延伸養殖的多元學習,也培養食品加工才能。

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2023 年 4 月 8 日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名城新聞金門新聞

金門友善水獺生態服務給付啟動 即日起受理申請

by 建雄 葉 2023 年 4 月 7 日
written by 建雄 葉

記者 葉建雄/綜合報導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自今年起推動「瀕危物種及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推動方案」,其中指定金門縣之瀕危物種保育類野生動物歐亞水獺為執行重點,將透過生態服務給付方式,鼓勵民眾關心生活周遭環境,採取友善環境的作為。

金門友善水獺生態服務給付啟動 即日起受理申請

金門縣瀕危物種及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推動方說明/金門建設處提供

金門縣政府建設處指出,本年度給付方案,共規劃為三大項目,包含以社區為對象之「巡護監測給付」、魚塭等經濟生產區域入侵之「自主通報給付」、以及通報水獺受傷或死亡之「水獺通報獎勵金」,其中社區巡護自即日起開放申請。建設處張瑞心處長說明,自配合推動試辦方案起,社區踴躍參與成效顯著, 111年度共有21個社區申請巡守隊,透過紅外線自動相機架設,有17隊社區拍攝到水獺影像,並協助整理水域周邊環境,移除廢棄網具及垃圾,已有良好成效。

金門友善水獺生態服務給付啟動 即日起受理申請

若有發現疑似水獺危害魚塭或養殖區域,立即通報縣府,經勘查確有水獺活動及受危害事/圖金門縣建設處提供

金門縣建設處表示,不論有無水獺出沒,社區發展協會或在地民間團體皆可成立巡守隊,至於社區周遭風水池、溝渠等水獺可能出沒區域進行巡守,如有發現棄置網具垃圾、水域汙染等讓水獺環境品質降低情形,通報相關單位或協助處理,每月依執行比例核發5千元獎勵金;倘若於巡守範圍內,同意並配合縣府或委託團隊架設自動相機,有拍攝到水獺影像,將再發給社區5萬元獎勵金,每年以2次為限,每次影像拍攝時間至少相隔3個月。上限為20個社區或民間團體,若逾上限,將審核後擇定公布。

金門友善水獺生態服務給付啟動 即日起受理申請

金門縣瀕危物種及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推動方案,即日起至4月25日止受理申請/金門縣建設處提供

另民眾如有發現疑似水獺危害魚塭或養殖區域,在不危害水獺生存下,立即通報縣府,經縣府勘查確有水獺活動及受危害事證者,先發給3千元獎勵金,每場域每次以領取1次為限;而此區域於評估後,民眾願意配合架設相機監測且改採友善設施者,在3個月內以自動相機拍攝到水獺出現,再發給1萬元獎勵金,每年以領取1次為限。另外,為提倡民眾對保育類野生動物關注,倘民眾有發現傷病之水獺個體並通報縣府前往救援,且經查核確實非蓄意傷害及捕捉行為,每案核與5千元獎勵金;另如發現路殺或死亡之水獺,立即通報縣府,每案將核予優先通報者2千元之水獺死亡通報獎勵金。

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2023 年 4 月 7 日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金門新聞

生態悲歌 一週 3起窄脊露脊鼠海豚魂斷金門海岸

by 建雄 葉 2023 年 2 月 24 日
written by 建雄 葉

記者葉建雄/綜合報導

海巡署金馬澎分署第九岸巡隊所屬第一機動巡邏站於(2)月18、19及23日,分別於金門縣金湖鎮峰上灣、金沙鎮田埔及狗嶼灣岸際實施巡查時,發現死亡鯨豚共計3隻,死因不明、後續由相關單位人員帶回處理。

生態悲歌 一週 3起窄脊露脊鼠海豚魂斷金門海岸

生態悲歌 一周3起窄脊露脊鼠海豚魂斷金門海岸/圖金門岸巡隊提供

(2)月18日17時許,本隊所屬第一機動巡邏站巡邏人員於金門縣金湖鎮峰上灣實施岸際巡查時,發現1隻死亡鯨豚,另又分別於19日及(23)日 08時許接續發現死亡鯨豚,本隊隨即通報金門縣水產試驗所、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中華鯨豚協會及海保署第十二(金門)海洋保育工作站派員協助處理,經動保協會陳理事長檢視後,確認皆為「窄脊露脊鼠海豚」,死亡原因無法確認,並由動保協會採樣帶回檢驗,其餘殘體就地掩埋。

生態悲歌 一週 3起窄脊露脊鼠海豚魂斷金門海岸

金門岸巡隊(2)月18、19及23日,分別於金門縣金湖鎮峰上灣、金沙鎮田埔及狗嶼灣岸際發現死亡鯨豚共計3隻,/圖金門岸巡隊提供

海巡署在此呼籲,保護保育類動物為每位居住在這塊土地上人民的責任,應積極地愛護我們生存的環境,重視在地海洋生態與永續漁業資源維護。若民眾有遇到鯨豚攔淺狀況,請立即撥打118免費報案專線,海巡署將於第一時間前往救援!

生態悲歌 一週 3起窄脊露脊鼠海豚魂斷金門海岸

經動保協會陳理事長檢視後,確認皆為「窄脊露脊鼠海豚」,死亡原因無法確認/圖金門岸巡隊提供

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2023 年 2 月 24 日 0 留言
2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本日熱門文章

  • 1

    麟洋奪金連霸  金酒推出高粱酒麟洋精選優惠套組

    2024 年 8 月 5 日
  • 2

    金門三年查扣毒品428.9公克  警察局加強緝毒

    2024 年 4 月 2 日
  • 3

    金門賓士男酒駕撞飛老翁 老翁當場死亡  

    2023 年 1 月 12 日
  • 4

    韓國門在金門

    2023 年 8 月 17 日
  • 5

    金門馬拉松 17 Running跨海大橋開始報名了! 休閒組首次收費200元

    2023 年 10 月 3 日

金門遊程推薦

  • 1

    2024 金門老兵召集令開跑!報告班長 金門弟兄限時報到!

    2024 年 9 月 16 日
  • 2

    2024 金湖九宮格即將登場!私房景點等你來發現!

    2024 年 10 月 25 日
  • 3

    金門在地經典小吃 錯過等於沒來過金門

    2022 年 5 月 11 日
關於金門GO
  • - 品牌故事
  • - 金門影音
  • - 隱私權政策
新聞快訊
  • - 金門社會新聞
  • - 金門地方新聞
  • - 金門生活新聞
  • - 金門專題報導
金門旅遊
  • - 金門遊程推薦
  • - 金門票券
  • - 金門伴手禮
  • - 金門美食
關注我們
  • Facebook
  • Instagram
  • YouTube
聯絡我們
  • TEL/082-316899
  • FAX/082-328458
  • 金門縣金寧鄉榜林258號
  • gokinmentour@gmail.com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金門GO資訊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航班
船班
氣象
購物
金門GO資訊網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