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建雄/綜合報導
樂高創新 × 傳統祝福」
九月一日清晨,金門縣中正國小校園內洋溢著熱鬧與幸福的氛圍,伴隨著孩子們期待的笑容與家長們的鼓勵眼神,114學年度的小一新生迎新活動正式展開,為校園注入了滿滿的活力。
樂高人現身!科技與傳統的完美融合
今年中正國小開學迎新最吸睛的亮點,莫過於輔導室教師與資訊教師,親手打造的 「樂高迎新拱門」以及真人等比例的「樂高人」!這座由紙箱和彩色紙板拼裝而成的巨型樂高積木拱門,色彩繽紛、童趣十足,而高大可愛的樂高人,站立在拱門旁,向一年級新生揮手微笑,也成為大家爭相合影的焦點。不僅是校園中最受矚目的拍照地標,也象徵「一塊一塊累積,才能築夢踏實」的教育理念。
當孩子們見到這位「迎新樂高人」時,驚喜地笑著說:「好像我家裡的樂高玩具!」一瞬間,孩子們的眼神充滿熟悉與親切,原本有點緊張的氣氛,也因這份驚喜而放鬆了下來。在科技創意的外型設計與溫暖親切的氛圍裡,「樂高人」不僅是迎新活動的打卡明星,更像是中正師長們守護新生的象徵,陪伴小一新鮮人邁入學習的新階段。穿越樂高拱門時,小一新生觸摸蔥、芹菜、蘋果,象徵「聰明勤學、勤奮向上、平安順遂」的美好祝福。這樣的設計,讓 「科技創新」與「文化傳承」在同一時刻交織,不只是單純的儀式,更是教育理念的具體展現:在邁向未來的同時,不忘傳統文化的根本。
傳統入學古禮-滾紅蛋,唸謠傳智慧
除了穿越「聰勤門」,中正國小也延續金門在地的傳統習俗,進行「滾紅蛋」入學古禮,陳為信校長親自錄製了教學影片,用道地的金門話,唸謠傳智慧: 「紅卵遨會正,才會得人疼;紅卵遨會順,讀書才會順;紅卵遨會直,寫字才會上逝。」這首古老卻雋永的閩南語歌謠,蘊含著長輩對孩子的殷切祝福,活動中,老師一邊帶領孩子吟誦閩南語唸謠,將紅蛋放在桌上輕輕滾動,寓意未來的求學之路能平順、安穩。透過校長溫暖的語調與身教,孩子們不僅學會了一項傳統習俗,更在入學第一天,體會到金門文化的底蘊與智慧傳承。
祖孫共學:小手大手拼出幸福
呼應學校推動的「代代學無涯」理念,今年也安排了親子祖孫共創的特色活動「小手大手動一動,幸福作品拼出來!」孩子們與祖父母及家人共同發揮創意,運用「魔尺」拼湊出獨一無二的造型作品,作品完成後,家人們和孩子一同合影留念,上傳至雲端分享,一張張小手專注操作,大手在旁引導支持的照片,讓一份份創意作品承載了親情與歡笑,不僅留下了孩子入學第一天最珍貴的回憶,更展現了中正國小重視的 家庭教育精神-學習從來不是孤單的旅程,家人永遠是最溫暖、最堅強的後盾。
寓教於樂:闖關中學會生活力
為了幫助新生快速適應校園生活,學校設計了四大主題闖關活動-「環保小尖兵」、「閱讀齊步走」、「愛上好習慣」、「校園初巡禮」。在遊戲化的設計中,孩子們學會垃圾分類、熟悉圖書館借閱流程、培養正確生活習慣,並實地認識校園各處室的功能。透過科技互動、模擬教具與情境體驗,孩子們在遊戲中動腦又動手,不僅獲得實用知識,也在快樂中建立學習自信。
齊心協力:教師 × 志工 × 輔導室的精心規劃
值得一提的是,在迎新日之前,小一教師、志工隊與輔導室同仁多次齊聚,針對活動流程逐一討論與確認。從「滾紅蛋」的引導方式,到「聰勤門」的動線安排,再到闖關活動的分工與時間掌握,每一個細節都經過反覆演練與協調。這份嚴謹的規劃,不僅展現了教師的專業與志工的熱忱,也突顯了輔導室在校園支持系統中的核心角色。輔導室也提前在新生註冊日,為各班設計專屬的「樂高打卡板」,提供各班親子與師生合影,留下難忘回憶,導師們也將教室徹底清潔消毒及布置,讓孩子一踏進校園就感受到滿滿的溫馨,這些用心,也體現了學校「人文關懷」的核心精神,也讓整個開學迎新日,在溫馨又流暢的氛圍中展開,讓孩子與家長留下難忘的第一印象。
中正願景的實踐
中正國小的教育願景包含「科技創新、鄉土關懷、國際視野、多元發展」。今年的迎新活動,正好是一場完整的願景實踐:
科技創新:樂高拱門、數位打卡,展現創意學習氛圍。
鄉土關懷:蔥、芹菜、蘋果與滾紅蛋,傳承地方文化祝福。
國際視野:鼓勵孩子自信表達,奠基未來跨文化交流。
多元發展:闖關活動結合環保、閱讀、生活教育,啟發多面向學習能力。
114學年度的開學迎新,不僅是一場儀式,更是一場寓教於樂、跨世代共融的教育盛會。從紅蛋的祝福、閩南唸謠的智慧,到樂高拱門的創意與親子共學的溫情,中正國小讓每一位新生都在歡笑中感受到:學習是一段有愛、有創意、有祝福的旅程。在科技創新的浪潮裡,中正國小不忘文化根基;在傳統祝福的延續裡,孩子們勇敢邁向未來。進入校園大門的這一刻,也象徵著邁入另一段學習旅程的起點。中正國小相信,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創新中成長,在溫暖中綻放,帶著祝福,自信啟程!
版權所有 請勿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