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原是金門傳統大宗經濟作物,近年因受到高粱、小麥等作物實施保價收購政策,穩定的價格吸引青壯年農民朝大農耕作型態發展,大量栽植高粱、小麥,但也因地區農村人口逐漸老化,傳統人工種植花生費工且費時,不符合經濟效益,致使種植面積逐年銳減。

農會昨(18)日舉辦花生田間示範觀摩活動,推廣機械化作業之便利,提高農民種植意願/圖記者于家麒攝
為擴大落花生栽培面積,鼓勵地區農民生產其他雜種作物,金門縣農會於昨(18)日上午假農試所舉辦「111年國產雜糧花生田間示範觀摩活動」,現場示範落花生機械採收、播種及水煮花生教導示範實地作業,讓農民充份感受全面機械化作業之便利,藉此種植落花生能有效提高20-25倍傳統人工耕作效率,進而節省生產成本提高種植意願。

隨著科技進步,以機械替代人工已改變現今農業耕作模式/圖記者于家麒攝

現場示範落花生機械採收、播種實地作業,讓農民充份感受機械化作業之便利/圖記者于家麒攝
金門縣政府為鼓勵扶持地區農民種植落花生,推出種植花生每分地獎助4,000元之獎勵。統計110年推廣面積總計約14.86公須;另為避免高粱、小麥持續連作造成地力不良,藉轉作種植落花生也可以提昇土壤之肥力。為推動落花生一貫性機械化栽培管理,參加觀摩的農民也建請政府能輔導成立產銷班,並對該產業機具購置酌予提高補助額度,以減輕農民負擔,增加收益。

水煮花生是金門傳統美味,農試所特別現場指導並示範烹煮方法與訣竅/圖記者于家麒攝
金門落花生受獨特氣候暨土壤(紅土)因素加持,蘊育出獨有風味,水煮花生更是地區傳統美味,芳香濃郁,甚受鄉親及台灣遊客喜愛,相關單位今後應加強推廣及行銷,開發多元加工產品,讓金門落花生成為地區的最佳拌手禮。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